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抓緊強化我市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促進先進裝備企業和農業新主體供需兩端精準對接,進一步優化提升我市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2025年9月24日,“北京智能農機裝備觀摩交流活動”在北京平谷隆重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農業機械試驗鑒定推廣站、北京市平谷區農業農村局、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共同承辦,得到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北京市平谷區種植業服務中心、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以及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設施蔬菜創新團隊、特色作物創新團隊、糧食作物創新團隊的全面指導。
本次活動是中國農民豐收節北京市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圍繞北京農業生產所需,重點展示演示蔬菜生產機械化智能化農機裝備,兼顧大田、林果等產業智能裝備需求。現場設置了智能裝備靜態展示、應用場景動態演示、集成技術模式講解以及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咨詢等多種交流平臺,集中示范40余家先進裝備企業的110多臺(套)智能農機裝備,分類推出8套蔬菜生產機械化智能化集成技術模式,現場解讀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促進先進裝備企業和農業新主體精準有效對接,推動智能農機裝備在京落地應用。
活動分上午、下午兩場舉辦,組織全市13個涉農區農業新主體、農機推廣技術人員等400余人前往觀摩。其中,在4000余平米的智能裝備靜態展示區,提供了蔬菜產業“耕、種、管、收、產后加工”5大環節、70余項智能農機裝備的“菜單化”選擇;展示了近20臺(套)大田、林果等產業智能農機裝備,滿足多產業需求。在露地蔬菜、設施蔬菜土壤栽培與設施蔬菜無土栽培三大應用場景的動態演示區,示范了20余臺(套)機械化智能化技術與裝備的實際應用效果。在八大集成技術模式講解區,展示講解了設施葉菜、果菜、草莓等機械化智能化生產技術模式,以及露地菠菜、胡蘿卜等作物的全程機械化方案,為不同場景提供可復制的“北京模式”。在政策咨詢臺,為農業新主體解讀補貼標準、申請流程,引導其合理購置裝備,確保政策精準落地。
活動期間,組織了“智能農機裝備企業交流會”,解讀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介紹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發展現狀、共享企業智能化發展經驗,進一步促成合作落地,加速智能農機成果轉化。華夏智薈(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中農綠源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北京愛科農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與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約,建立智能農機裝備常態化展示與對接機制,進一步深化“產學研用”融合,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活力。
此次“北京智能農機裝備觀摩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智能農機裝備的前沿成果,更搭建了供需對接、技術交流的高效平臺,有效推動了智能農機裝備在首都農業生產中的落地應用,為北京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也為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增添了濃厚的科技氛圍。